北京養老機構僅3成在城區 遠郊區縣床位一包養網空置率高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b1e45ce20be8.48129789.

北京的養老機構僅三成位于城區,要排隊進一些包養網好的養老機構,要等數十年。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對北京56家養老機構及老年人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并于昨日公布了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到2012年年底,北京養老機構的床位缺口是5.5萬張。

2012年底養老床位缺口5.5萬張

包養網調查顯示,北京養老機構供給量與市場需求量有差距,床位有缺口。

近年來,北京市甜心寶貝包養網各類養老機構發展迅速,床位數快速增長。包養留言板根據調查結果,預計2013年底達包養網VIP到8.7萬張,每包養條件百名老人擁有床位3.1張,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依照《北京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010-2020年)》,到2020年養老床位力爭達到18萬張。

但同期對包養女人北京1200名60歲以上城鄉居民的調查顯示,8.8%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條件允許會考慮到養老機構養老。據此估算,2012年起至2020年,大約會有23萬-33萬老年人存在機構養老的需求。就潛在的市場需求和實際供應量看,養老機構床位數仍有一定數量的缺口。

北京市統計局表示包養妹,按“百名老人5張床位”的國際標準計算,北京市在2012年年底的養老機構床位缺口是5.5萬張。政府應加大養老機構建設力度,規劃建設不同檔次、不同區域位置的養老機構,增加養老床位,滿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僅三成養老機構分布在城區

除數量不足外,北包養意思京的養老機構還存在城鄉分布不均勻的問題。包養調查顯示,僅三成多的養老機構在城區包養網,其余分布在遠郊區縣。但入住情況截然相反,城鎮老人有意向去機構養老的比例高于農村老人4.6個百分點,城區養老機構平均入住率高于郊區22.9個百分點。

此外,調查還發現,市區部分養老機構因收費合理、管理到位、各方面條件較好,目前入住非常困難,常常是幾百上千人在后面排隊等候入住,等待時間長達數月至數年;而在遠郊區縣,養老院床位卻相對比較寬松,床位空置率高。

【關鍵詞·收費】城區養老院月均3300元

調查顯示,養老機構因地理位置、老人身體狀況及機構性質不同,收費標準不一。

截至2013年上半年,從地理位置分,城六區養老機構月均收費為3300元,遠郊區月均收費為1800元,城區收費高于遠郊。調查的56家養老機構中,收費標準短期包養最高的為7000元/月。

盡管如此,依然有六成機構資金緊張,發展困難。甜心花園調查的單位中,60.7%的機構表示資金緊張或短缺,正常運營困難包養意思或只能勉強維持運營。從資金來源看,48.2%的機構資金主要來源為“經營收入”,33.9%為“財政撥款”,17.9%為“自籌資金”,其中“自籌資金”中63.6%為自包養網有資金,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各占18.2%。資金短缺成為包養網目前困擾養老機構發展乃至生存的首要問題。

同時,這些單位2012年平均工資為3.9萬元/年,比同期全市職工平均工資(6.3萬元)低2.4萬元/年。

【關鍵詞·服務】“飲食”“醫護”滿意度低

調查包養女人顯示,養老機構總體工作良好,在“服務態度”、“居住環境”、“收費標準”方面滿意度相對較高,而“日常飲食包養網”和“醫療護理”滿包養價格意度則包養網心得相對較低,說明在為老人服務方面依然存在著問題。

其中,醫療方面,醫療設備短缺、藥品種類少、內設醫務室沒有納入醫保范圍。調查顯示,56家養包養網老機構中僅一半有醫護人員,有醫務室包養的比例更少。日常生活方面,飲食花樣單調、營養包養網ppt不均衡、食堂衛生做不到定期消毒;文體娛樂活動組織得少,體育健身配套設施不全;內部沒有小超市或小賣部,院內環境衛生差。

北京市統計局建議,應積極推進居家養老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幫助老人安度晚年。這種養老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現有養老機構床位數量短缺等問題,滿足和實現絕大多數老人居家養老和就近養老的愿望。

相關新聞

東城養老機構包養網試點醫養融合

每個街道設立至少一處養老機構

老人不出養老包養網院就能接受包養網正規包養情婦的醫療服務,今年,東城區養老機構將與醫療機構合作,試點“醫養融合”模式。昨日,記者了解到,東城區臺灣包養網將在每個街道設立至少一處養老機構。

據東城區老齡辦統計,截至2013包養價格包養管道年底,全區60歲以上人口22.9萬人,占全區總人口量的23.8臺灣包養網%。東城區副區長湯欽飛表示,日臻完善的居家養老將成為東城的養老基礎模式。目前,東城90%的老人居家養老。

湯欽飛說,今年將在居家養老建設中加大信息化的輔助力度,如東直門街道計劃為高齡老人在家中安裝無線網絡的生理參數監測儀,一旦老人的血壓、心電等發生異常,就回傳到監控中心第一時間聯系醫療結構。

為解決老年人機構專業性的問題,東城將推進“公建民營”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公立養老機構的管理運營包養網單次。“每個街道要建一個至少50張床的養老機構,也可以采取街道聯建的方式。”

此外,東城區民政局副局長王桁表示,今年東城將首次試點“醫養融合”,即北京市隆福醫院進駐區級養老機構——東城區匯晨老年公寓,開設門診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

東城區衛生局副局長吳禮九稱,該醫療點將“固定模式、固定人馬”。作為全市首創,目前該醫療服務點已進入市級衛生部門層面審批階段,預計上半年正式“開業”。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