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他們用勞動去九宮格分享詮釋別樣年味_中國網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 題:春節假期,他們用勞動詮釋別樣年味

新華社記者樊曦、王優玲、謝希瑤

新春佳節,萬家燈火。在千聚會家萬戶團圓之際,有這樣一群人堅守在各自崗位盡心盡責,用實際行動展現新年別樣年味。

1月31日零點時分,一輛車行駛在龍廈鐵路上,國鐵南昌局廈門供電段龍山供電工區“00后”接觸網工劉林和工友們正在為接觸網設備“問診把脈”。

無遮無擋的空中檢修平臺上,身著厚重棉衣的劉林和隊員們雙手凍得通紅,為了作業高效精準,他們大多不戴手套。每當完成一個關鍵點作業,劉林便迅速低下頭、弓起腰,雙手縮進衣袖中,為自己恢復些許暖意。

“我們只能在深夜高鐵停運‘天窗點’工作,大家都叫我們‘星光男孩’。”劉林說,這是自己參加工作后的第一個春運。“身處‘星光大道’,緊盯網上安全,很酷。”

渤海灣的冬天,滴水成冰。1月31日3時許,河北滄州市渤海新區內的邯黃鐵路九宮格運輸指揮部,中鐵十六局連結員劉佰鑫站在列車尾部的車梯上,手拿對講機,指揮司機駕駛機車慢慢向列車靠近。隨著“哐當”一聲響,車列穩穩連掛在一起,劉佰鑫抓緊時間對列車連接部位進行加固和全面檢查,確保每一道工序符合安全規程。

站在運行的列車上作業,風像小刀一樣割在臉上,“冷不怕,保障列車安全運行是我們必須履行的責任。”劉佰鑫說。這個假期,他和150余名工友堅守在機務、車務、工務等各個崗位,確保礦石、煤炭及沿線貨物源源不斷運往黃驊港。

堅守崗位顯擔當,奮戰一線守安全。1月30日一大早,在110千伏北關變電站巡檢站,國網山東梁山縣供電公司檢修工區運維人員郭杰和鄭若彤冒著寒氣,開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

走到1號主變壓器前,他們先是側耳傾聽,從微弱的嗡嗡聲中判斷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接著拿起紅外測溫儀進行“掃描”,仔細檢查設備有無發熱現象,將數小樹屋據認真記錄在本子上。

“冬季氣溫較低,電力線路容易因為覆冰出現故障,再加上春節假期用電負荷大,我們要時時了解線路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郭杰說,為做好假期保供電工作,他和工友們輪流值班,實行片區特巡包干責任制,“電”亮萬家燈火。

崗位雖平凡,職責不平凡。無數勞動者用汗水和付出,換來假日生活平穩有序。廣大建設者與時間賽跑,為確保重點項目、民生工程建設快馬加鞭。

大年初二,四川南充市營山縣,中鐵十九局成達萬高鐵施工現場。早上8點,項目安全管理人員召開班前會,開始了緊張忙碌的一天。

“五四村跨張南高速特大橋是全線重難點工程。春節期間,項目加派安全管理人員,緊盯連續梁鋼筋混凝土施工,確保假期施工安全有序。”中鐵十九局項目負責人樊小峰說,與70余名建設者一起堅守工地,他感覺假期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千里之外,瑞梅鐵路施工現場也是一片繁忙。春節假期,中鐵二十四局項目負責人余尚聚會軍一大早來到工地,仔細檢查各項工序。工地上,混凝土罐車“你來我往”,60多名工人往來穿梭。

為保障現場施工流程順暢,早在節前,余尚軍就帶領團隊制定假期施工方案,梳理水泥、沙石、鋼筋等材料需求和庫存情況。“把各種資源準備到位、組織到位,就是希望提高效率。”余尚軍說。

龍去蛇來萬象新,奮進正是好時節。

在位于湖北襄陽的中鐵十八局引江補漢4標項目現場,“江漢先鋒號”硬巖掘進機的轟鳴聲、管片廠的機器運作聲、砂石料場的車輛運輸穿梭聲交織成一片。

引江補漢工會議室出租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隧洞采用開挖直徑達12.23米的硬巖掘進機進行超長距離掘進,需要克服涌水突泥、巖爆、軟巖變形等多重挑戰。”中鐵十八局項目總機械師安龍飛說,自2024年12月2日“江漢先鋒號”始發以來,現場施工晝夜不停,目前已累計掘進突破100環。

華北平原,雄安新區啟動區總部區核心地帶,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施工現場塔吊矗立、焊花閃耀……

“雄安國貿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超106萬平方米,集軌道交通、辦公、商業等功能為一體,建成后將成為雄安的城市會客廳。”參建單位中建二局項目經理劉奇表示,項目工期緊張、施工要求高,春節期間施工團隊堅守一線,確保高效優質完成施工建設。

大江南北,春意漸濃。

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一位位勞動者用忙碌的身影,為新的一年書寫新的希望。


Tags: